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作协——东总布胡同22号往事


现在,90岁的林绍纲(原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亚非部负责人)很少出门了。过去几年,每次经过东总布胡同22号,他都很想进去看一看,但大门紧锁,一直未能如愿。

————————————————


1956年6月的一天,28岁的林绍纲从中南大区文化机关调进中国作家协会,来到北京市东总布胡同22号报到。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进院落。北洋军阀时期,这里是北宁铁路局局长的私宅,日本占领时期成了日本宪兵队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成为国民党“励志社”的所在地。因为当年铁路局局长在这里自杀,这座大院被人称为北京“四大凶宅”之一。


1962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开罗出席亚非作家会议,行前于广州合影。前排左起:严文井、夏衍;后排:安波(左一)、茅盾(左三)、冰心(左四)、田间(右四)、杜宣(右三)、王汶石(右二)。林绍纲(右一)为送行者


当时,东总布胡同22号既是作协机关所在地,也是一些作协领导和作家的宿舍,艾青、陈企霞、邵荃麟、张天翼、沙汀、严文井都住在这里。


作协机关除担任行政职务者之外,还有专职写作的驻会作家20多人,周立波、张天翼、艾青、冰心、白朗、罗烽、艾芜、赵树理都在其中。驻会作家的待遇很高,文艺三级就相当于正局级干部待遇。张天翼、周立波、冰心等被定为文艺一级。


那时,稿费学习苏联,采取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著名作家一部长篇小说可以拿到五六万甚至七八万元的稿酬。当时北京一个小四合院房价格就一万多,赵树理、丁玲、杨朔、萧殷等几位作家都买了房子。艾青的稿费比较高,一发稿费就请大家吃饭。


1953年,老舍的稿费单(仔细数数,好多位啊~)


驻会作家出差和深入生活的一切费用,都由作协报销。创作期间生活上遇到困难,可向作协的创作委员会申请创作基金。但这种情况较少,作协当时的财政也并不宽裕。



颐和园的云松巢是中央特批给作协的创作休养地,只有几间房。丁玲曾在那住过一段时间。1951年夏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罗瑞卿陪毛泽东来云松巢看望了她。另一处休养地是北京西山八大处的证果寺,这是北京市无偿划拨给作协的。禅房被改成单间宿舍,供作家写作、休养。


颐和园·云松巢


丁玲(左)与丈夫陈明和女儿


1955年之前,作协有一段比较宽松的时期。作家不坐班,每周只参加三天半的政治学习。周六晚饭后,文艺界的人爱到22号院来,交流文学艺术,讨论新闻时事,唱歌、下棋、聊天。


早些年,创作委员会每周最少举办两次作品讨论会。后来运动多起来,也会间歇举办。作协主席茅盾很喜欢参加这个活动。老舍挂名作协副主席,但行政关系在北京市文联,只是偶尔来参加。有一段时间,老舍和曹禺都是作协书记处书记。老舍常常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摇着折扇走进会议室,跟大家打招呼,有时还会做个鬼脸。他喜欢和曹禺开玩笑,一句一个“家宝”:“家宝,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相约去看曹雪芹纪念展你迟到的事吗?”


通州人刘白羽有一种北京遗老遗少的派头,夏天穿一身白色丝绸,戴时髦的遮阳礼帽,手里摇一把白色折扇。开会讲话时一口京腔,情绪饱满,极富煽动性。他的讲话一般内容简练,不像周扬能一口气脱稿讲四个钟头。


1958年老舍与曹禺


1959年4月,萧三(左)、刘白羽(中)与茅盾在北京


严文井不大参与日常事务,听汇报或者批阅公文通常只谈原则,不给具体意见。他爱猫,最多时家里养过七只。他喜欢西洋音乐,常去琉璃厂淘唱片,家里有几百张奏鸣曲和交响乐的唱片。开会时,他常偷偷给人画肖像,好友张天翼、赵树理经常成为他的素材。


他生性诙谐,个性外向不设防,宴请外宾时,谈完正事之后喜欢讲故事。长相俊美的单身汉杨朔总成为严文井开玩笑的对象,如果席间坐着日本作家,他就会请人给杨朔介绍日本女孩做妻子,总是弄得杨朔很尴尬。


在一次批斗丁玲的会上,旁人的发言都很激烈,严文井却站起来说:“陈明配不上丁玲。”招致哄堂大笑,批判也进行不下去了。


严文井与他的伴读爱猫“欢欢”

郭小川(这张还真是时髦!)


38岁就当上作协秘书长的郭小川年轻时髦,上班经常穿灰色西装,系红领带。他性格开朗天真,几乎和任何人都能一见如故。虽然不用坐班,但他基本上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来作协。


负责外事工作的杨朔是林绍纲的直接领导,林绍纲经常去杨朔家请示汇报。


杨朔住在一所狭窄的平房里,这是他用稿费买的,格局不好,光线很暗。他终身未婚,和弟弟一家住在这里,自己的生活由一位保姆照顾。他常西装革履,虽然也时常开开玩笑,但与人相处总有一点隔阂感。


林绍纲来时,杨朔会匆匆收起写字桌上的书刊和稿纸,寒暄几句,习惯性地说起近来睡眠不好,头疼,离不开安眠药。听汇报时,他有时走神,眼睛发直,边点头边嗯嗯。他的工作压力很大,失眠和神经衰弱影响到了他的创作。他的字一个一个圆圆的,该短的笔画拉得很长,该长的笔画又写得很短,很难辨认。每次看他的批阅,林绍纲都有点头疼。


1961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前排:杨朔(左)、巴金(右);后排:刘德有(中)


赵树理(右一)在山西


1958年后,亚非作家在国际上活跃起来。根据亚非作家常设事务局的要求,成立了中国作家联络委员会,茅盾担任主席,刘白羽担任副主席,杨朔任秘书长。


每次外国作家来访,都由外委会负责安排。当时外国作家经常点名求见赵树理,但林绍纲邀请他时总是被拒绝。一次,他终于答应了,穿着布鞋、胡子拉碴地随团出访,住宾馆非硬板床不睡,只好让他锁上门睡地板。别人在台上讲话,他不爱听了就去洗手间抽烟,边哼哼山西上党梆子。看晚会总是睡着,甚至打起呼噜。


精通十几门外语的叶君健在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出国访问时,他通常是代表团中的“高参”。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直到90年代,他在北海后门边的家都是接待文化界外宾的点,时间久了,工作人员都习惯称这里为“外交小院”。除了“文革”期间受到过影响,这个小院近半个世纪都是热闹的。



往期链接:

官府对民间书院的管制
改革开放40年最有影响力40部小说(长篇)入选理由
“读不懂”的中国作家残雪 为何成了诺奖大热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